新华社大马士革11月19日电 中东战地手记丨叙利亚山林里传来朗朗读书声
新华社记者冀泽 胡马姆·谢赫·阿里
“我们回来了,又能上学了!”塔哈打开磨损的笔记本,抬起头,露出兴奋的笑容,“我想和同学们一起读书,我不想再回难民营。”
叙利亚拉塔基亚省北部群山中的小镇萨勒玛,清冷晨雾尚未散尽,摩托车的引擎声唤醒了沉睡的山林。小学三年级男孩塔希尔·阿拉伯·塔哈与弟弟妹妹乘坐爷爷的小摩托车,沿着坑洼的山路赶到这所临时学校。
11月20日世界儿童日前夕,记者来到这所学校。远远望去,所谓的学校只是几顶帆布帐篷。走近看,帐篷布面薄得让人担心会顶不住凛冽山风。旁边紧挨着几栋支离破碎的房屋,那是塔哈曾经的教室,现在成了废墟,只有周围的橄榄树还顽强地保留着生机与绿意。
帐篷里,孩子们用的是简易塑料桌椅,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和朗朗读书声,让这座因战争沉寂多年的小镇慢慢恢复心跳。
萨勒玛镇有一条通往土耳其边境及相邻伊德利卜省首府伊德利卜市的道路,叙内战各方为争夺这条道路曾在这里多次激战。2024年底叙利亚政局剧变后,一些外逃的当地居民开始重返家园。塔哈一家不久前刚从伊德利卜省的巴拉难民营返回。
一阵风卷起灰尘,掠过临时学校前的空地。11岁的穆斯塔法·奥马里刚从伊德利卜省的汉布希耶难民营回来,他不在意环境的艰苦,“即使是帐篷,我们也要继续学习”。
这所临时学校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拉塔基亚省教育部门及当地公益机构合作设立,招收一至五年级的学生,目前约有120人就读。学生大多刚从叙国内各个难民营或土耳其返乡,许多人错过了正规教育。
“为了迎接回来的学生,我们在新学年开始前几个月就开始搭建帐篷。”学校负责人马娜尔·苏卜希说,“有的学生还不会读写,我们希望尽快弥补他们学业上的损失。临时学校开设后,每天都有家长带着孩子来报名。”
目前,拉塔基亚省仍有数十所学校亟待修复或重建。当地公益机构校园项目负责人拉尼娅·卡里亚说,帐篷只是临时应急,预计几个月后孩子们将回到修复后的校舍。“孩子应该在学校,而不是在街头或家中。重建的学校开放后,他们就能继续学习了。”
教师里姆·亚辛·萨巴赫曾被迫从小镇逃离,临时学校一开放,她便立即返回。“我们确实缺乏资源,但我们有信心。学校重开后,孩子们也回来了,这是最重要的。”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近期估算,叙利亚仍有超过245万儿童失学,另有超过100万儿童面临辍学风险。在延宕10多年的叙利亚内战中,数千所学校遭到摧毁,目前全国约40%的学校需重建或修缮,许多教师收入微薄,教学资源更是匮乏。
“每个孩子都应在安全、包容的课堂里学习,重拾规律的生活,重拾自信和希望。”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叙利亚副代表泽纳布·亚当告诉记者,学业中断只是叙利亚儿童面临的诸多困境之一,还有不少儿童面临流离失所、贫困和饥饿的威胁。“我们必须共同努力,消除所有阻碍,让每个儿童都能走进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