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史回顾
1949年4月23日
南京解放了
这座被国民党政府统治了22年的古城
获得了新生
▲视频:《归程》
1949年4月20日
国民党当局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
国共和平谈判破裂
解放军第35军向“三浦”(江浦、浦镇、浦口)
发起猛攻
4月21日
毛泽东、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千里长江,万炮齐鸣,千帆竞发

▲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4月22日
第35军已占领江浦、浦镇,推进至浦口江边
南京地下党全力筹集渡江船只
4月23日,是决定南京命运的一天
清晨
林遵率20余艘舰艇在笆斗山江面起义
被毛泽东赞为“南京江面上的壮举”

▲停泊在下关海军码头的部分起义舰艇。
午后
在南京市委领导下
下关电厂工人组织护厂
下关码头的“京电号”等船只来回穿梭
运送解放军登岸

▲“京电号”小火轮。
午夜
总统府的青天白日旗悄然坠落
南京,宣告解放

▲《新华日报》对南京解放的报道。
在摧枯拉朽的前线战场外
隐蔽战线早已提前布局于虎穴
▲吴石
据“国家安全部公众号”披露
渡江战役前夕
吴石送出关键情报
包括国民党长江江防兵力部署图
还积极协助我党争取了
国民党进步军官
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部起义
加速了国民党长江防线崩溃

▲陈修良
陈修良领导的中共南京市委
也在解放南京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
在他们的努力下
国民党飞行员俞渤等5人驾B-24型轰炸机起义
国民党海军最新最大的巡洋舰
“重庆”号开往解放区
首都警卫师师长王晏清率部起义
并将南京城防图交给解放军
大校场机场塔台在地下党员
电台台长罗贤朴的带领下起义
准确详实的江防图、南京城防工事地图
潜伏南京敌特名单等大量情报
在渡江战役之前即被我掌握

▲中共南京地下组织绘制的南京军事机关位置图。
广泛开展的护厂、护校、护店活动
使南京古城被完整保留下来
水、电、通讯均照常运营

▲毛泽东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阅读南京解放的捷报。
身处北平香山双清别墅的毛泽东
在读过南京解放的号外后
挥笔写下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以史双线协同的胜利凯歌
解放南京,是军事斗争与隐蔽战线密切协同的典范之作。军事上的正面压力为隐蔽战线创造了有利条件,而隐蔽战线的有效工作则为军事行动扫清了障碍。两条战线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形成了有机的整体,汇聚成摧枯拉朽之力。这种全方位的协同作战,最大限度地加快了胜利进程,减少了战争损失,保全了古城南京。
解放南京,也是人民战争思想的生动实践与伟大胜利。它展现了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军事斗争与群众支持、公开行动与隐蔽工作、前方作战与后方策应之间形成的强大合力。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无私奉献,为战役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深厚基础;多条战线的密切配合与相互支撑,构成了一个有机的作战体系。这正是人民战争思想的精髓所在——通过动员和依靠最广大人民,将战争潜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场优势,最终赢得胜利。
南京解放,是历史前进的必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规律的生动体现。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等卓越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坚持将革命进行到底,誓将穷途末路的国民党反动政权彻底消灭,这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之举,是顺应人民呼声并按照自然客观规律改造世界的具体实践,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革命豪情与革命胆识的生动体现。这段历史将永远激励我们,在新的征程上,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