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效应:一条铁路如何“链”起产业集群-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1/19 19:40:23
来源:新华网

“中欧班列+”效应:一条铁路如何“链”起产业集群

字体:

  新华社西安11月19日电 题:“中欧班列+”效应:一条铁路如何“链”起产业集群

  新华社记者姜辰蓉、付瑞霞

  穿梭于亚欧大陆的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近12万列。十多年间,这条“钢铁驼队”从最初单一的跨境物流通道,到如今“班列+枢纽+产业+贸易”的多元融合生态,“中欧班列+”效应正持续放大,更以铁路大动脉为纽带,将沿线分散的产业节点紧密串联、高效聚合,催生出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为亚欧大陆架起了联通机遇、共促发展的产业协作新桥梁。

  2011年3月19日,首列中欧班列“渝新欧”发出,开启亚欧铁路运输新纪元。“目前,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近12万列,形成了联通中国境内128个城市,通达欧洲26个国家232个城市以及亚洲11个国家100多个城市的国际运输网络,为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铁集团董事长郭竹学说。

  2025年11月17日,X9043次中欧班列(西安)驶出西安国际港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在网络延伸的同时,技术赋能让通道效率持续跃升,北斗定位、5G技术与电子施封锁的应用实现货物全程可视化追踪。霍尔果斯口岸进口货物通行时间从2至3天压缩至16小时内,属地出口货物作业时间缩短至1小时。高效稳定的物流通道,让内陆地区从开放末梢变为前沿阵地,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核心支撑。

  “班列+跨境电商”“班列+订单农业”“班列+绿色制造”等新模式蓬勃发展,不断拓展着产业融合的边界。

  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依托中欧班列在哈萨克斯坦建设种植基地,在阿拉山口与西安布局加工园区,实现了海外种植基地与国内消费市场的精准对接。“仅今年前10个月,我们就运回了9.2万吨哈萨克斯坦优质农产品。”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刘东萌说。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文学说,在光伏产业全球化拓展进程中,企业对供应链的稳定性、及时性及可靠性提出了极高要求。

  “相较于传统海运,中欧班列通过固定班次、全程可追溯的铁路运输体系,帮助隆基显著降低了货物运输过程中的损毁风险,有力保障了产品交付的及时性。”李文学说,“借助贯通欧亚大陆的密集物流网络,我们实现了从西安枢纽直接、快速抵达德国、荷兰、波兰等欧洲关键枢纽。”

  全国首列全程时刻表绿色跨境电商专列的开行,让运输成本降至空运的五分之一,推动跨境电商产业规模化发展;零碳绿色班列采用100%绿色电力驱动,通过碳抵消项目实现“零排放”,助推产业集群向绿色低碳转型。此外,公共班列、精品班列、定制班列等多样化产品,满足了不同产业的物流需求,让电子元件、汽车配件、智能家居等产品高效流转,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班列+产业”的深度融合,催生出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二连浩特作为中欧班列中通道的重要口岸城市,当地仓储、运输、货代等相关服务业快速崛起;在乌兰察布,中欧班列带动进出口贸易及相关产业快速增长,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依托中欧班列跨境电商集结中心建设,西安逐步构建了以京东、菜鸟国际、纵腾集团、中国制造网等电商龙头企业为引领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

  中欧班列也为沿线国家注入蓬勃生机。“中欧班列为保加利亚发展带来独特机遇。下一步,我们将建设以保加利亚为节点的区域分销中心,辐射周边国家。”保加利亚国民议会副议长加内夫说,这不仅将直接带动就业,还将带动物流、信息技术等相关产业发展,使保加利亚企业更便捷地获得原材料,融入更广阔的市场。

  一条铁路不仅能打通物流通道,更能“链”起产业集群、“串”起合作共赢。未来,这支“钢铁驼队”将推动产业集群向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让开放合作的红利惠及亚欧大陆更多国家和人民。

 

【纠错】 【责任编辑: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