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石榴餐厅》,看见新疆之美-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1/19 09:29:50
来源:光明日报

在《红石榴餐厅》,看见新疆之美

字体:
  《红石榴餐厅》讲述了一个关于游子归来的故事。美院毕业的明亮放弃深造机会,回到家乡新疆接手养母倾注半生心血、却濒临倒闭的红石榴餐厅。他将艺术才华融入餐厅经营,帮助如家人般的员工解决困境,并让“红石榴”重新焕发生机。

  创作者以一家小小餐厅为叙事窗口,窥见人与人之间深刻的情感羁绊与成长轨迹。红石榴餐厅中上演的不仅是美食与温情的日常,更折射出创业的艰辛、择业的迷茫与守业的不易。随着剧情推进,餐厅遭遇商业骗局。人们虽一度无力,却未曾被现实压垮。尤其是明亮,为寻找最优食材、重振餐厅,他亲力亲为,在旅程中结交朋友,助人亦自助。他感受到女性那份倔强而执着的爱,体会到野生动物与人类的互相帮助;他见证丝路上的“织物活化石”艾德莱斯绸重焕生机,更迎来沙漠“锁边”工程合龙的喜讯。透过明亮的眼睛,我们看到无数普通人正为这片土地的未来默默奋斗。而明亮自己,也在历练中逐渐展现出包容真诚、知人善任、胸怀宽广与应对有力的品格。

  《红石榴餐厅》以朴素而灵动的笔触,在现实感极强的叙事中营造出诗意。剧中人物在振兴餐厅的同时,也串联起更广阔的社会图景,勾连起新疆的风景、风物与风情。从绵延的群山、追随太阳转动的熔盐发电塔,到穿行于沙漠的列车、静立于湖天之间的胡杨林,再到民族风情浓郁的街巷院落,这些画面皆自然融入叙事,共同构筑出一幅生动而克制的大美新疆图景。创作者始终秉持“有美景而不执着于美景”的自觉,让视觉表达服务于故事本身,使剧集在展现地域风貌的同时,避免流于风光的堆砌。而剧中真正动人的表达,始终落脚于人情。无论是餐厅待客的热忱、老友相助的义气、牧民雪中送炭的真情,还是阿依夏妈妈对明亮深沉的养育之恩,这些情感因内敛而愈发温暖,在人与人之间静静流淌,成为全剧最具感染力的地域风景。

  正如主人公“明亮”其名所寓意的,这亦是一部基调明亮、充满温暖与力量的作品。它不仅以温暖的影调呈现新疆之美,更在价值层面传递出深切的人文关怀。明亮放弃留学、守护养母、重振餐厅,像个大家长般承担起了所有的责任,帮助厨师木拉提、服务员巴雅尔、帮厨安卡尔等人,解决着一系列事业、生活的问题。这既是对亲情的深沉回应,也是对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而剧中流淌的善意远不止于此,从红石榴餐厅中众人的同舟共济,到阿依夏妈妈三十年如一日的免费抓饭,从李广天扎根新疆、胡月坚守爱情,到古丽娜尔投身动物保护事业、艾德莱斯绸传承人勇于创新,这些普通人因心有所系而发光,在各自的位置上展现出人性中美好与担当的一面。“明亮”因而不再只是主人公的名字,更成为一种人生与时代的底色。正是这束光,让这片土地的日常充满温度,让普通人成为自己的英雄,也让爱超越了血缘与家庭的边界。它抚慰人心,也照亮彼此,成为剧中人,也成为荧屏前的我们,心中那可抵达、可守护的明亮。

  作为一名美院毕业生,明亮在剧作开篇时曾苦苦追寻绘画的审美理想,试图为作品注入缺失的灵魂;而到了故事结尾,他在红石榴餐厅举办了自己的画展,展出以那些与他朝夕相处、相互砥砺的普通人为主角的画作。历经生活的洗礼后,他终于领悟到人性的美好与创造的真意——而这,正是艺术表现的灵魂。(作者:崔莉,系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

【纠错】 【责任编辑:唐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