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问道燕山——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写生教学侧记-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1/05 17:32:06
来源:新华网

丹青问道燕山——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写生教学侧记

字体:

  近日,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王跃奎、贾荣志三位导师及其工作室学员在河北承德燕山大峡谷,开展了一场为期多日的秋季写生教学活动,以笔墨为媒介,与天地对话,开启了别开生面的“艺术第一课”。

  此次写生教学,是中国国家画院“经典引领,品格立院”理念的生动实践。峡谷内,断崖耸立,溪流蜿蜒,秋色正浓。三位导师率先垂范,在红砖墙畔、石壁之下挥毫泼墨,将燕山的“山魂水魄”凝练于方寸宣纸之间。学员们围坐观摩,神情专注,近距离学习如何以笔触捕捉光影,用墨色经营意境。

  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在进行示范教学。(新华网发)

  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的写生作品。(新华网发)

  卢禹舜的笔端蕴含着哲思,于浑厚中见宏大;王跃奎探索“谱色写意”,色彩与线条交织出新颖韵律;贾荣志的画作则流淌着田园温情,勾勒出静谧乡愁。三位导师风格各异,但其创作均扎根传统,回应时代。卢禹舜表示:“每一笔都是对大地的致敬,每一幅画都是对时代的回答。”

  中国国家画院王跃奎正进行教学示范。(新华网发)

  中国国家画院王跃奎的写生作品。(新华网发)

  在导师示范指导后,学员们分散至峡谷各处,自主寻景创作。有人立于土路尽头描绘远山轮廓,有人静坐老屋前捕捉秋叶斑斓,还有人深入林间溪畔,勾勒自然细节。他们沉浸其中,以眼观山,以心绘境,实践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古训。

  中国国家画院贾荣志在进行教学示范。(新华网发)

  中国国家画院贾荣志的写生作品。(新华网发)

  日暮时分,教学活动从自然山水转入室内课堂。导师对学员当日写生作品逐一进行点评,从构图气韵到笔墨节奏,既有恳切鼓励,也有精准指导,令学员们受益匪浅。

  墨染燕山,这堂以天地为教室、以万物为教材的写生课,不仅让学员们积累了宝贵的创作经验,更涤荡了心灵,回归了艺术创作的初心。(徐梅)

【纠错】 【责任编辑:崔红宗 王碧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