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国鉴丨记者观察: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中亚“实力圈粉”-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1/19 20:37:21
来源:新华网

列国鉴丨记者观察: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中亚“实力圈粉”

字体:

  新华社明斯克/阿拉木图11月19日电(记者陈汀 李任滋)性价比高、驾乘体验领先、科技感强……这是记者近日走访中亚多国时听到当地民众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普遍评价。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以过硬品质、高性价比、超级智能化吸引了越来越多中亚消费者。同时,中亚各国政府从当地资源禀赋和能源结构出发,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进驻。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否在中亚市场进一步发展,仍有赖于当地新能源基础设施的部署进度。

  5月22日,在哈萨克斯坦扎尔肯特镇的中转停车场,运输公司工作人员装载进口自中国的汽车。车辆将被运往哈萨克斯坦各大城市、中亚其他国家、俄罗斯等目的地。新华社记者李任滋摄

  智驾一流 “实力圈粉”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乌兹别克斯坦进口24095辆电动汽车,其中23982辆来自中国,占比高达99.5%。据哈萨克斯坦汽车联盟数据,2025年上半年哈萨克斯坦十大畅销汽车品牌中,6个来自中国。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中亚市场实力“圈粉”,首先是各项技术指标过硬。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汽车经销商经理拉娅娜曾从事多国品牌汽车销售,她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设计、质量等“都达到全球顶尖水准”。阿斯塔纳出租车司机道列特驾驶着极氪电动汽车对记者说:“百公里加速简直不可思议!”阿拉木图市民努尔然告诉记者,在朋友推荐下购买的理想电动汽车让他非常满意,“续航能力强,动力强,省心又经济,车机系统更是一流”。

  其次,中国车性价比突出。道列特说,如今售价四五万美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就有十几万美元燃油车才具备的性能和功能,座椅按摩、电吸门等配置一应俱全。哈萨克斯坦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哈萨克斯坦人民银行金融分析师卡梅德诺娃认为,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的背景下,汽车成了大众负担得起的交通工具,中国新能源汽车堪称行业“性价比之王”。

 5月22日,运输公司工作人员驾驶从中国进口的新能源汽车驶出哈萨克斯坦口岸,驶向扎尔肯特镇的中转停车场。新华社记者李任滋摄

  第三,中国车智能化领先。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出租车司机穆斯利姆告诉记者,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驾乘体验科技感十足,领先于多国品牌汽车。“车载屏幕大气高清,系统功能众多,智能驾驶、娱乐互动、车辆感应、倒车后视等功能一应俱全,我感觉我正驶向未来。”

  在杜尚别街头,相当比例的汽车都是白色或绿色牌照的新能源汽车,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中国。记者在一家中国汽车4S店看到,店内生意火爆,杜尚别市民穆巴拉克进店后直奔销售人员,讨论付款方式并直接签约。穆巴拉克告诉记者,在朋友的极力推荐下,他决定购买红旗新能源汽车。“中国新能源汽车品质可靠、价格适中,我对中国品牌很有信心。”

  绿色出行 潜力巨大

  近年来,中亚国家重视能源安全和绿色环保议题,利用当地自然优势,积极布局新能源发展,为中国新能源车进驻中亚市场提供了政策支持。

 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中国新能源汽车行驶在道路上(拼版照片,上图摄于5月28日,下图摄于5月29日)。新华社记者李任滋摄

  以塔吉克斯坦为例,政府2016年颁布了《2030年前国家发展战略》,提出进一步发展国家绿色能源。2022年,塔吉克斯坦通过税法修正案,免除了电动汽车进口关税,进一步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性。

  2024年6月,杜尚别市长签署命令,决定首都出租车在2025年9月1日前实现100%电动化。如今,电动汽车在杜尚别街头随处可见,且几乎所有出租车都是中国品牌的新能源汽车。

  中亚能源市场结构利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与推广。中亚地区光能、风能、水能充足,可持续提供清洁、廉价、可持续的电能,为新能源汽车“落地生根”提供了必要条件。各国政府正在通过布局新能源汽车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增强国家能源自主性以及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性。

 这是2023年5月4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拍摄的卡普恰盖100兆瓦光伏电站的太阳能电池板(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奥斯帕诺夫摄)

  就塔吉克斯坦而言,该国的水能排世界第八、中亚第一,水力发电占国家电力结构的98%,但目前国内对水电利用率仅4%至5%,未来开发潜力巨大。

  分析人士同时也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中亚市场越来越受欢迎,但也面临着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亟待加强等问题,比如配件出口跟不上,导致中亚汽配市场产品质量不一;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在首都等较大城市相对完备,但在偏远地区尚未跟上等问题。

【纠错】 【责任编辑:王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