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11月19日电 题:黔山深处“野果”变“金果”的数智之路
新华社记者杨三军、蒋成、周芷若
“无数据不管理、无数据不决策、无数据不运营。”这条看似互联网企业常喊的口号,张贴在贵州贵定县群山深处的一家刺梨加工厂里,初看显得有些突兀,但当深入了解这家5G智慧工厂后,就会觉得很贴切。
刺梨是生长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种野果,其营养十分丰富。后经人工培育、大面积种植,刺梨现已成为贵州最有特色的“土特产”之一。

贵州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5G智慧工厂工人正在卸果。(受访者供图)
走进贵州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的5G智慧工厂,价值千万元的5G全自动生产线在刺梨清香中有序运转,机械臂精准而高效地进行灌装与码垛,全国销售数据和客户画像在工厂内的实时数据看板上一“幕”了然。
“我本身就是‘IT男’,前几年我感觉人工智能数字化时代到来了,科技创新肯定是一个趋势。”出生于贵定县的公司董事长黄训才介绍,早在2021年,企业就启动了数字化、智能化5G智慧工厂建设。
黄训才带着他的团队,把5G技术、物联网技术与地方特色刺梨产业相“嫁接”,在贵州深山里开启一场数智化转型。
田间地头,是数智化接入的第一站。在该企业的1万余亩自有刺梨种植基地里,农业物联网操作系统实时监控种植环境相关数据,联动水肥一体化系统进行自动洒水、异常报警。收果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够根据果农历史亩产数据确保鲜果收购的质和量。
在生产端,数智化管理则“易如反掌”。智慧工厂里布满的近万个物联网元器件,覆盖工厂内清洗、压榨、罐装、贮存各生产流程和物流等环节,前端获得的数据集成到云端智慧平台后,贵州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5G智慧工厂厂长王海打开手机上的自研App就可以实时监控设备状态,进行预测性维护。“以前设备坏了才修,现在系统提前反馈异常,可以‘未病’先治。”王海笑着感叹。

贵州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5G智慧工厂工人正在给机械臂下指令。(受访者供图)
“数智化不仅让我们的生产效率提升20%,更通过对水电能耗、物料消耗的精细化管理,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目前我们综合制造成本压缩了3%至5%,能耗降低了25%。”王海说。
数智化带来的辐射效应也跨出工厂围墙。“通过我们的系统,消费者能知道手里的刺梨汁来自哪批刺梨,又是怎么送到家的。”王海介绍,区块链技术也融合到种植、生产、物流全流程,产品溯源透明化不仅保障了原料的品质与安全,也建立了与消费者间的信任。
在加工厂内记者看到,企业自主搭建的智能实时数据看板,将市场端的用户反馈与需求,直接传导至种植与生产端,从而能更敏捷地响应市场变化。“我们订单响应周期比数智化改造前缩短了30%,市场覆盖率扩大了30%。”王海说。
管理、决策、运营从“凭感觉”转向“靠数据”,这条高效、透明的数智化产业链,最终凝聚成企业年产值突破4亿元的成果。今年4月,贵州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又投入1亿元,计划打造刺梨行业的工业物联网平台,新建设的“数智工厂2.0”将实现90%以上设备物联网接入、关键工艺点100%实时监控,建成后产能实现倍增。
贵州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的数字化探索并非孤例,而是贵州大山里刺梨产业智慧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先行者,贵州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的5G生产线在2023年进入工信部印发的《2023年5G工厂名录》。今年9月,贵州省又有初好、刺力王两家刺梨企业的智慧工厂进入工信部印发的《2025年5G工厂名录》。
贵州刺力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5G智慧工厂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工厂,减少试错成本后生产效率提升25%,产品不良率降至0.8%。通过系统升级,采购周期压缩一半,智能仓储使库存周转率提升40%。
贵州省刺梨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谢国芳介绍,当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转化为实在的收益,头部企业们有了更充足的底气跳出“价格战”而投身“价值战”,不再只是简单地榨取刺梨果汁,而是能够加大研发投入精准地“雕琢”产品,最终生产出口感醇和、营养成分更易被人体吸收的高品质刺梨汁和其他高附加值产品,让刺梨实现从“土特产”到“金果子”的华丽转身。
贵州省工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贵州刺梨的种植规模达152万亩,综合产值100亿元左右,获生产许可证加工企业10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5家。



